成人高考政治(专升本)
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
【知识要点】
1、了解物质、意识、运动、规律等基本概念。
2、理解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物质与意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3、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考点提炼】
1、什么是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又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2、各哲学派别关于物质的观点是什么?主观唯心主义:物质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如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明代的王守仁“天下无心外之物”等;客观唯心主义:物质是离开人、离开人脑的某种所谓精神的产物。如柏拉图认为,物质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黑格尔的“绝对观念”,朱熹的“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世界由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原初物质”构成,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缺陷:把物质范畴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混为一谈,包含自发的、直观的、猜测的性质,缺乏实证科学的根据。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说成一切物质的特征,缺陷:没能科学地概括出各种物质形态最一般的特性。
3、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什么?运动
4、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什么?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讲运动是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讲物质是形而上学。
5、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一、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辩证的统一,就物质世界来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就物质的具体存在的形式来说,又有静止的一面,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两方面的属性;二、运动和静止相对依赖,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三、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6、什么是规律?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7、什么是客观规律?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8、为什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9、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0、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够能动的反映客观事物,形成主观观念,并自觉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11、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途径与条件?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就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意识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1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含哪三个方面?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
13、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真题分析】
一、选择题:
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它可以通过指导实践( ) ( 2010年)
A. 改造客观世界 B. 创造自然规律 C. 改变历史规律 D. 创造宇宙万物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中的第二个方面即: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⑴物质决定意识。这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一,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科学发展证明,在意识产生以前,物质世界早已存在,而意识只是在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出现以后才产生的,不是从来就有的。第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不可能产生意识。第三,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人脑固然是产生意识的器官,但人脑并不能自行产生意识,这是因为仅有一个健全的人脑,如果不参加社会实践,完全脱离物质世界,就不能产生意识。⑵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首先表现为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它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更突出地表现为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有两种情形: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推动人们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⑶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不能等量齐观。物质决定意识是二者关系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基础,是第一位的,只有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才能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要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之上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能动作用无论如何巨大,它都是处于第二位的,而不能成为决定作用,始终要受到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记住:意识只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改造世界,不能改变规律,也不能创造规律,不能改变历史规律也不能创造宇宙万物。
2、把水、火、土、气等具体物质看成世界本源的观点,是一种( ) ( 2011年)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B.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C.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D. 庸俗唯物主义物质观
答案:A
3、有哲学家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原子,原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单位,这是一种 ( )( 2013年)
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A
解析:以上2题考查的是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关于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要记住各自的观点主张,具体如下:
唯物主义
基本形态
|
基本主张
|
优点
|
局限性
|
代表观点
|
古代朴素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是由某几种原初物质构成
|
坚持了唯物主义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
只是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
五行说
元气说
原子论
“气者,理之依也”
|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
总结自然科学成就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
|
机械唯物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
|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世界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反作用
|
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
|
|
|
4、 长期脱离人群、在狼群中长大的“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 ( 2012年)
A. 意识是生物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 意识是人脑发展的产物 D.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起源问题。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是社会的直接产物。“狼孩”虽然为人所生,但由于“狼孩”生活在狼群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因而即使其具备了健全的人脑,意识也不可能产生,更不可能丰富和发展。所以,选择B。
5、有哲学家认为,万物瞬息万变,没有相对静止,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一种( ) ( 2012年)
A. 形而上学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 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答案:D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性质和存在方式,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是并不否认静止。它指出静止是运动表现出来的特殊情况,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相互包含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两方面的属性。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观点;把人的主观精神当做是世界的本原,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夸大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否认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题目中的观点完全否认了相对静止的存在。故是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选D。
6、由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 )( 2013年)
A. 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B. 否认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C. 否认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D. 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答案:C
解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共同点,都坚持了唯物主义方向,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它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被动的,直观的反映,忽视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专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 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种或几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哲学派别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朴素唯物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2.认为世界是由原初物质构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派别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 实物性 B. 可知性 C. 客观实在性 D. 运动的绝对性
4.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这是对运动的:
A. 唯心主义理解 B. 直观唯物主义理解
C. 辩证唯物主义理解 D. 庸俗唯物主义理解
5. 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 唯心主义 B. 二元论 C. 辩证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6. 设想脱离运动的物质必然导致:
A. 诡辩论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客观唯心主义 D. 庸俗唯物主义
7.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说明了: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 B. 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C. 有限和无限的统一 D. 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性
8.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
A. 属性 B. 形式 C. 主体 D. 源泉
9. 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
A. 根本属性 B. 主观形式 C. 内部结构 D. 唯一特性
10. 从动物的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因素是:
A. 手脚分工 B. 语言的产生 C. 社会的出现 D. 劳动
11.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适应于物质
B. 意识决定物质,物质随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D.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
12.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存在性 B. 运动性 C. 物质性 D. 客观性
14. 意识能动性实现的根本途径是:
A .社会实践 B. 主观努力 C. 客观规律 D. 先进的物质手段
15. 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是:
A. 个人积极性的发挥 B. 集体智慧的调动
C. 解放思想 D. 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6.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哲学是:
A. 朴素唯物主义 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 庸俗唯物主义 D. 辩证唯物主义
17. 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
A.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B. 世界是精神的世界
C. 世界是统一的世界 D. 世界是发展的世界
18.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 否认世界“物自体”的存在 B. 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C. 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 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19.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世界统一于
A. 实践还是认识 B. 运动还是静止 C. 物质还是精神 D. 存在还是非存在
20.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论断表明:
A. 运动的绝对性 B. 静止的绝对性 C. 运动的有条件性 D. 静止的无条件性
21.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是:
A. 二者是互不相关的 B. 二者是绝对对立的
C.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表现
D. 后者是前者的形式,前者是后者的内容
22. 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
A. 庸俗唯物主义 B. 唯心主义 C.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 朴素唯物主义
23. 人类认识的能动性是指:
A. 能动地反映和改造世界 B. 能动地改造客观规律
C. 自由地创造宇宙万物 D. 自由地改造社会规律
24. 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
A. 摆脱客观世界的制约 B. 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
C. 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D. 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二、辨析题(请判断该命题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物质就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
2.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3.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
三、简答题
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2.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3.什么是意识的本质?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4.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并分析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
四、论述题
1.试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试述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实践意义。